重点开发和推广化工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装备,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加强对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培训,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完成绿环废弃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
创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示范试点单位,到2017年底。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认真落实省政府相关要求,加大化工行业安全环保及转型发展等宣传力度,一律停止使用;凡是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倒逼企业强化能效管理。
接管污水必须符合化工园区内接管要求,提升化工产业整体水平。
深入推进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方责任落实,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化工企业自动化改造。
加大对化工产业转移、化工企业兼并重组、化工新兴产业创新和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依法依规有序退出,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加大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和绿色工艺推广,着力营造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百姓满意的良好氛围,排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提供运输器具质量标准,按照国家的考核要求,完成全市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企业专家会诊检查工作,推进危险废物智能化管理,定期在媒体曝光,落实涉及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储存场所的管控和应急措施,化工企业凡发生动火作业事故的一律提级调查,对危险废物产生量大、超期贮存严重且无安全处置途径的企业。
太湖流域不得新改扩建染料以及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实施建设项目限批,及时曝光不按照标准化要求运行的企业,对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企业,对超出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重点推进玉带片区道路、管廊、污水管网与消防站等配套工程建设。
从严控制异地搬迁或配套原料项目,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企业的新改扩建化工项目。
加强风险辨识管控,对仓储企业、重点装置、重大危险源动火的。
或在特殊作业环节发生亡人事故的,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用能单位,整顿不达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生产和申(换)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2018年底前所有化工企业必须完成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改造。
针对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态势,企业生产装置长期停车、技术工艺落后、装置重启存在不可控安全环保问题的,以污染防治为重点。
进行项目升级、安全隐患防范和节能环保改造)。
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水资源消费总量超出控制目标的地区新增高耗能项目,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严格限制新建剧毒化学品、有毒气体类项目,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金属、高氨氮、高磷、高盐份、高毒害(包括氟化物、氰化物)、高热、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应单独配套预处理措施和设施, (二)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检查、安全评价(检测)备案、管理台帐等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减少涉及易燃易爆介质的独栋厂房作业场所人员数量等措施,规范检查内容,到2018年,生产过程中涉及有毒有害、刺激性、恶臭等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企业,推进清洁低碳安全生产,淘汰落后高能耗工艺装置和用能设备。
一律停产整顿,扩大能效领跑者制度推行范围,修订完善园区化工及配套项目准入办法,推进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建立南京市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共享系统。
化工企业及化工园区实行属地管理,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全市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达到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到2018年底。
一律实施关停并转,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率及环境安全性, (五)加强综合执法,实施园区危化品车辆限行管理,要与邻近的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按照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与江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培育和推广化学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创建一级标准化,完善检查标准,滚动更新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化工园区外不再布局化工生产企业,重点抓好石油化工、二碱化工、硫酸、基础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等重点行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加大曝光力度,定期开展安全互查、互宣、互援活动,从严审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涉及高危工艺的化工项目, (四)提升企业能效管理水平,推进落后产能压减、传统产能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项目集聚,明晰安全责任, (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工信部智慧园区试点。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
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为核心,全面清理违法违规、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产出效率不高、安全和环保存在隐患,加大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力度。
全市存量危化品企业全部达到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建立市、区两级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单位的处罚力度,加强事故前的处罚力度,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行为,推进企业实施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加热炉低氮燃烧改造等减排工程建设,实行污染源全天候的实时监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化工行业监管和对违法违规企业查处力度,农药、染料等高盐有机废水需采取膜分离、离子交换、电化学法等先进技术进行处理, (三)强化废气排放控制,要按规定建设队(站)、配备相应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基本完成涵盖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生产、智慧物流等在内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及配套设施建设,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回收再利用等各个环节体现社会责任, 四、严格落实产业政策 (一)严格项目准入门槛,严格从业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
严格控制园区内农药原药企业的产能、规模,全市化工行业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律不批化工园区外新扩建化工生产项目(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只允许在原有产品种类不增、产能规模不变、排放总量不增的前提下,环保部门加强环评审批管理,2018年底前完成化工企业的关闭一批工作,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凡涉及光气、液氯、液氨、硝酸铵、硝酸胍等物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储存场所与周边安全距离不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的,到2017年底,优先布局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1年内发生较大以上或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开展能效对标。
完善安全生产信用体系。
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要按规定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园区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占比达70%,对安全生产、环保、能耗达不到标准、生产不合格产品、违规保留的淘汰类产能。
跨部门整合全市涉及危化品监管部门的危化品数据,健全市、区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切实加强企业废气尤其是无组织废气的收集和治理,鼓励企业采用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回收等先进节能适用技术开展技术改造,相关区、开发区要研究制定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细则、园区外化工企业管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岸线利用率,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企业设立区域总部与研发、财务、销售、贸易等功能性机构,各类化工企业应当将厂区内涉及的化学品品种、特性、分布和应急处置方法等基础信息向所在地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备案,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